一、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山体崩塌 山体滑坡
泥石流
二、什么是崩塌?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下来,并顺斜坡猛烈翻转、跳跃,最后堆积在坡脚的现象。
(一)崩塌发生前兆
1.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2.岩土体不时发出撕裂摩擦声;3.发现陡山有掉块、小崩小塌不断发生时要注意;4.出现热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二)崩塌时应如何应急
1.夏汛时节,一定要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大雨后、连续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2.雨季时切忌在危岩(探头石)附近停留。3.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要攀登危岩。4.如遇到陡崖往下掉土块或石块,不要从下边经过。5.处于崩塌体下方时,要迅速向崩塌体两侧逃生,越快越好。6.感觉地面振动时,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三、什么是滑坡?
滑坡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和“山剥皮”等。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降水、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一)滑坡发生前兆
1.滑坡体上的树木歪斜,象醉汉一样,东倒西歪;2.山脚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山体上建筑物强烈挤压变形,甚至错断;3.斜坡上部出现明显的弧形裂缝,已有裂缝急速扩展,斜坡中部、坡脚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4.斜坡上或坡脚地表水、泉水或井水异常,突然增大或干枯或变浑浊;5.动物出现异常反映。
(二)滑坡时应如何应急
1.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险的;2.面临滑坡时,房屋中人员应立即撤离;3.当滑坡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
四、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降水、融冰、决堤等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一)泥石流发生前兆
1.山区遇暴雨或持续强降雨,沟谷上游及两侧滑坡、崩塌强烈,沟床淤埋、堵塞现象严重,泥石流沟谷下游洪水突然断流;2.泥石流沟谷上游突然传来异常轰鸣声,声音明显不同于机动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可能是由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
(二)泥石流时应如何应急
(1)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
(2)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
(3)不要上树躲避。
(4)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凹岸。
(5)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
(6)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要马上返回危险区。
五、地质灾害工作“三个三”
三查:
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
三避让:
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
三个紧急撤离:
危险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要紧急撤离;接到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或预警信号要立即组织高风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出现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要紧急撤离。
六、常用的应急监测方法有:
1.目测巡视
目测巡视常用于观查灾害前兆,灾害体总体变化情况及局部变化情况,变形特征的总体情况。可借助望远镜,激光测距仪等。
2.简易监测
(1)埋桩法(2)埋钉法(3)上漆法(4)贴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