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一是加大对队员的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苦练内功,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二是积极依托各种宣传平台,大张旗鼓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市民的城管法治意识,赢得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充分挖掘潜力,形成社区、物业和网格单位三级管理模式,多和社区、物业、网格单位沟通,动员他们采取以劝导、说服教育的方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从而在辖区内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管理体系。
2.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一是严格执行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大内部督查管理力度,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开展好一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深化执法队伍效能革命活动,狠抓内部纪律整顿,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把握难点,实施分类治理。对早、晚点摊及延时经营的商户的“脏、乱、差”现象实施重点管理,严重的实施停业处罚;对流动摊点进行全天候、不定时巡查。
3.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完善内部学习制度,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变被动执法为主动管理,让队员们从思想上真正加深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狠抓队容风纪,严格落实分区、分段、机动执法,全力打造新城管、新面貌、新形象,让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和评价城管队员工作质量的基本条件。
4.进一步规范执法整治。一是在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有体制和机制的优势,对屡教不改的违章者实施严管重罚,重拳出击,切实加大处罚力度,在辖区内范围内起到明显的示范、威慑作用促使其他违章者衡量利弊得失,自觉改正经营行为。二是对表现良好的商户给予表扬(文明商户),激发商户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城管执法环境,逐步解决市容治“乱”周而复始的现象,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5.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一是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和正在谋划的智慧城管平台,分区域进行案件处理,保障案件应采尽采、真实无遗漏。二是在全县推广“掌上城管”手机APP应用,直接在手机拍照取证、终端接收、处置、反馈案件,实现移动办公、掌上办公,提高处置效率。三是对沿街商户、路面等城区空间实施全方位管理,在时间上实行全程管理,保持管理时间连续性。根据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行为的集散时间,总结规律,采取错时管理办法,防止管理出现“真空”。